碰撞中座椅刚度-电动数控滚圆机滚弧机张家港电
为研究汽车座椅刚度对假人运动姿态、假人小腿伤害的影响,对某款左舵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的数据和录像进行了分析,发现在碰撞过程中,当座椅刚度低导致假人产生下潜趋势时,将增加假人脚掌发生侧翻(内翻或外翻)的可能性,致使假人小腿下部TI值失分。结合该车座椅的台车试验结果,对座椅轨道结构和材料进行了优化。结果表明,提高座椅刚度后假人下潜趋势消失,假人脚掌不再发生侧翻,假人小腿下部的TI值降低了26%,达到标准要求。 假人小腿轴向压力Fz将瞬间减弱,Mx绝对值将得到瞬间缓解。但当侧翻达到假人脚踝的损伤容限(医学上脚踝的最大活动范围)[4]时,Mx绝对值将继续增大,且增大速度将更快。因此,对于L车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,依据图2中Mx绝对值较大及曲线在80~100ms之间出现凹坑,可以初步确认碰撞过程中脚掌发生外翻,并且翻转达到了脚踝的损伤容限。2.3脚踝状态分析图2中,Mx的突变发生在75ms时刻,最大值出现在102ms时刻,碰撞中座椅刚度-电动数控
滚圆机滚弧机张家港电动液压
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截取75ms时刻和102ms时刻脚踝部位录像如图3所示。由图3b可看出,在102ms时,假人右脚外翻明显。因此,可以确认假人右小腿下部TI超标是假人右脚在碰撞过程中发生严重外翻所致。(a)75ms时刻(b)102ms时刻图3试验中假人右脚录像截屏3试验中座椅刚度低对假人小腿伤害的影响对比图3a和图3b可看出,除假人右脚发生外翻外,同时以中央通道的左侧面为参照,坐垫前端下沿、
本文由公司网站全自动滚圆机网站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! http://www.gunyuanji168.com/座椅前后位置调节杆被下压明显,即在75~102ms的碰撞过程中,座椅前端发生了严重变形,表明试验中座椅刚度偏低。3.1台车试验中座椅刚度低对假人运动姿态的影响标准GB15083—2006《汽车座椅、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》中规定了“对整个车体向前施加一个不小于20g的水平纵向减速度,持续时间为30ms”的动态试验,并要求试验后的座椅骨架、座椅固定装置、调节装置、移位折叠装置或其锁止装置均不应0.606的试验检验,强度上符合要求。对于座椅生产厂家来说,当座椅满足GB15083—2006的要求后便可供货,但是,标准GB15083—2006只是从试验中座椅本身应具有的安全性方面考虑,规定了对座椅总成的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,并没有要求放置假人。而实际碰撞中,座椅刚度影响着乘员的运动姿态,因此,座椅的刚度对乘员伤害的影响不可忽略。为了检验L车所配座椅的刚度,除遵循标准GB15083—2006的试验要求外,在座椅上安放了TNO10假人,并再次进行了动态冲击试验。试验后,截取了假人动作前和向前移动至最大位移时刻的录像,如图4所示。(a)假人运动前(b)假人最大位移时刻图4台车试验录像截屏由图4b可看出,碰撞后座椅滑轨尾端成弓形,前端下降明显,座椅滑轨由碰撞前的斜向上方变为整体接近水平。另外,坐垫前端下降,假人臀部下沉,膝盖上顶。由此表明,该座椅整体刚度偏低,尤其滑轨刚度较差,在碰撞中因滑轨发生弹性变形最终导致假人产生下潜趋势。3.2L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假人下潜趋势判定为分析L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假人的运动姿态,截取了试验中75ms时刻和102ms时刻录像,如图5所示。由图5可看出,相对门框上沿假人头部位置发生了变化,由此可以判定碰撞试验中假人虽然没有发生下潜,但下潜趋势明显。(a)75ms时刻(b)102ms时刻图5假人一侧录像截屏碰撞中座椅刚度-电动数控滚圆机滚弧机张家港电动液压滚圆机滚弧机折弯机
本文由公司网站全自动滚圆机网站采集转载中国知网整理! http://www.gunyuanji168.com/